共享,这个词仿佛是一对翅膀,凡是冠以“共享”就能飞起来。继共享单车、共享汽车、共享充电宝、共享雨伞之后,共享电动车也开始火了起来。
同样作为短途出行工具,共享电动车似乎与共享单车有太多的相似之处。共享单车火的这么厉害,速度更快更舒适的共享电动车似乎也有火的可能。
据了解,目前共享电动车领域已经有小蜜、享骑出行、绿领、猎吧、租八戒、小鹿单车、电斑马、ebike、八点到、7号电单车、萌小明、闪骑电单车等等公司参与,有意向参与的公司还有很多。
共享电动车领域目前主要分成两个类别,一个类别是没有脚踏的,以电动车为模板的车辆;另外一种则是有脚踏的,以骑行+电助力共同工作的共享电单车。
那么,共享电动车领域到底有没有可能重复共享单车的火爆?这个产业有戏吗?
共享电动车领域在推出后,就面临很多的质疑,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疑问有以下几点:
1、成本高昂
这个很容易理解,大部分共享单车的成本都控制在1000元之下,ofo一类的成本据称在250元左右。而共享电动车则动辄2000元以上的成本,以部分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,最低也要1500元以上的成本。
成本高昂的坏处很明显,ofo布局100万辆车,大约需要2.5个亿,但共享电动车以最便宜1500元成本计算的话,布局100万辆就需要15个亿,整整多了6倍。如果像摩拜单车一样号称到2000万辆以上的水平时,投资至少在300个亿以上,这是要多烧钱啊!
与成本对应的是盗损问题,共享单车250元,出现损失维修的话一般100块左右就够了,出现被盗情况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追责,盗损率哪怕到了30%,公司依然是能负担的。
为了减少投入成本,目前很多单车厂家采取区域加盟的方式来摊低成本,总部提供平台的软件和服务,加盟者购买电动车进行运营,或者建设充电桩等,对行业而言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。
2、充电问题
与人力为主的共享单车比较,充电问题是共享电动车绕不过的坎,其实不仅仅是共享电动车,共享汽车也是一样,要么要加油,要么要充电,总之,做不到像共享单车这样没有时限可以随意骑行的能力。
目前,共享电动车续航里程短的仅20多公里,而长的最多到80公里。如果以每个人骑行10公里计算的话,共享电动车的电池基本上可以给2-8个人使用,之后就必须去充电。而这个过程是由用户停到公司提供的充电桩附近,或者是停到指定的区域内,然后由工作人员去取回。
这实际上要么就是让用户非常的不方便,要么就是让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。总之,共享单车拥有的无桩使用便捷性,在共享电动车这里得不到相应的体现。
目前,共享电动车领域主要的应用场景是能够框定范围的区域,比如校园,景区、企业园区等,这些区域的好处在于使用的频率会比较高,追责相对容易,充电问题相对容易解决。但如果只能在小场景中应用,则天花板很明显,而且随着入局者的增加,竞争也会非常的激烈。
而在城市的场景中,充电问题会更加难解决一些,目前的厂商中,通过固定区域推送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更换成为主要的解决方案,这要求公司有足够多的人员覆盖服务能力。而后续,部分厂商会采取众包换电的模式,这对企业的电瓶投入和众包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3、政策因素
电动车由于充电的属性,面临几个政策问题:牌照、限速和标准。
与共享单车不一样的地方在于,共享电动车的牌照要拿下来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。今年以来,已经有多起关于无牌照电动车被取缔的新闻。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,则是利益的问题。
实际上,共享电动车主打的最后10公里策略,已经延伸到了出租车的领域,一旦做成全城布局的情况后,势必会对出租车行业造成打击。而共享单车竞争的主要是最后1公里,对出租车行业的打击力度有限。
对于深度介入与出租车竞争的滴滴公司,现在面临的处境如何其实大家已经很清楚了。而滴滴们可以被收编成为新的出租车公司,但共享电动车则不可能。
在北京市的规定中,曾经被叫停的小蜜和7号电单车经过整改后,符合了北京市的要求:“时速在20公里以内、重量不超过40公斤、可脚踏骑行等”,基本上就把共享电动车变成了“共享电单车”,也就是电力+脚蹬的模式。但,这两款经过改进的车子,依然面临不给发牌照的风险,给出的原因是“安全隐患大”。
所以,政策因素不管是监管牌照还是其他方面,归更到底是利益之争,你做做校园,景点、企业园区之类的就算了,这个反正出租车也不会来竞争,但如果做成全城的模式,哪怕你能解决无桩的问题,基本上要全面推广的难度是很大的。
4、收费模式
与共享单车领域比较统一的收费模式相比较,共享电动车领域的收费相对而言是非常混乱的,各家的收费标准差距比较大,主要原因就在于盈利的压力不同。
由于电动车涉及到充电的问题,因此其收费大部分会参考出租车的模式,即:起步价+,每公里的收费。
以7号电单车为例,5公里内收费2元,超过5公里每公里加收费1元。那么,9-10公里的距离收费为6元。当然,市场上有比这个便宜的,也有更贵的。
我们以一家主打校园的共享电动车公司猎吧的数据为例,该公司每天每辆车号称能带来10元的收益,每辆车成本控制在2000元左右,那么理论上最理想的情况下他们200天能够回本。实际上由于盗损和各种其他费用,能够在一年回本就算不错了。
以小黄车ofo很低的单车成本,利润上2个月之内就能回本的模型,到目前仍然处于烧钱的状态,那么共享电动车们如果发现了城市共享之路很难行得通之后,一窝蜂都往校园、景区和企业园区去挤的话,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比共享单车有过之而不及,而市场天花板则比共享单车要明显的多,所以,资本不愿意投也是正常的选择。
前面提到,目前大部分的入局者都采取加盟的方式,收取一笔加盟费,然后共同来经营,部分情况下经营者也可以对加盟商提供电动车。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经营者能够比较快速的回笼资金,并且减少投资的压力。但问题在于加盟运营的管理难度较大,而且对于盈利模型而言,双方利益如何分配,如果出现持续的亏损,双方的风险如何均摊等等,出现盗损的风险之后双方如何共同处理,分担成本,对于这些初创企业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。
不能排除未来少数共享电动车公司主打加盟模式,并且进行数据造假,一旦形成庞氏骗局,这种重资产的模式将会害死很多加盟商。
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,共享电动车还存在维修成本高,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以及事故权责界定难度大等问题,不再一一讨论。
此外,共享电动车还面临着与共享汽车、共享单车的市场竞争。
共享电动车究竟能走多远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推荐资讯
- 电动汽车充电站「选址」怎么选?2022-12-31
- 温馨提醒|疫情期间,电单车久放不骑,要注意哪些方面?2022-12-01
- 情暖“疫”线 ,尚亿创新爱心捐赠助力抚州东乡区疫情防控2022-11-16
- 启航新征程|尚亿创新又新增一条SMT/DIP自动化产线2022-11-03
- 秋冬季电单车易“发火”,这样充电安全感拉满!2022-11-02
- 尚亿创新受邀参加《电动自行车通信协议技术指南》团体标准研讨会2022-11-01
- 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势领跑全球,成外资眼中的香饽饽2022-10-26
- 共享充电桩好做吗?行业前景怎么样?2022-10-22
- 消防安全演练在行动,时刻筑牢充电安全防火墙 2022-10-15
- 个人想在小区投资建设电瓶车充电桩,需要什么手续和流程?2022-09-27
- 怎样申请充电桩加盟?汽车充电桩加盟方法如下:2022-09-23
- 政企合作话交流,齐心协力促发展——尚亿创新抚州行2022-09-22